鋁粉,俗稱“銀粉”,即銀色的金屬顏料,以純鋁箔加入少量潤滑劑,經搗擊壓碎為鱗狀粉末,再經拋光而成。鋁粉質輕,漂浮力高,遮蓋力強,對光和熱的反射性能均好。經處理,也可成為非浮型鋁粉。 鋁粉可以用來鑒別指紋,還可以做煙花。
鋁粉由于用途廣、需求量大、品種多,所以是金屬顏料中的一大類。
非浮銀
1、非浮銀均勻地、平行地分布在整個涂膜在中,因而被樹脂包裹,所以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及耐磨性,較好的耐候耐酸堿性,無手印,表面亮澤,且顏色可從底粉來調節(jié),但添加量較浮銀大,金屬效果無浮銀強,較白。
2、PCR\DIS型鋁粉特別適用于戶外產品,因為有無機包覆層,具有很好的耐水,耐候,耐化學性;雖然用硅等材料包膜,但在自然曝曬的環(huán)境中,鋁粉在光照和濕度等條件下,很快會發(fā)生氧化等化學物理變化,從而使金屬感減弱,涂膜發(fā)灰發(fā)暗,出現(xiàn)灰斑等。為解決此類問題及被擦傷等問題,建議用透明粉罩光。
3、蓋底添加量以透明底粉測試,閃銀的添加量最多可以達到10%左右;混合與噴涂工藝直接影響噴涂與遮蓋效果,請注意混合均勻及噴涂的一致性,粒徑越粗閃爍效果越好。
4、由于銀粉顆粒在形狀、密度和帶電荷量方面與粉料存在差異,會造成分離現(xiàn)象而影響上粉。采用邦定技術將粉末與銀粉進行粘接,上粉及效果大大提高。
5、鋁粉能耐高溫600℃不變色。
顏料用的鋁粉粒子是鱗片狀的,也正是由于這種鱗片狀的粒子狀態(tài),鋁粉才具有金屬色澤和屏蔽功能。金屬鋁粉工業(yè)化生產很久以前就有,早期的生產方式是搗沖法,把鋁碎屑放在搗沖機的凹槽內,搗杵在機械帶動下連續(xù)沖打凹槽內的鋁屑,具有延展性的鋁在沖擊下逐漸變成薄片并且破碎,在鋁變得非常微薄細小后進行篩選,取出合乎要求的鋁粉作為產品。搗沖法的生產效率很低,產品質量不易掌握,而且生產過程中粉塵很多,非常容易起火和爆炸。1894年,德國Hamtag用球磨機生產鋁粉,在球磨機內放入鋼球、鋁屑和潤滑劑,利用飛動的鋼球擊碎鋁屑之后成為鱗片狀鋁粉,在球磨機內和管道里充滿惰性氣體,這種方法仍然沿用,被稱之為“干法生產”。1910年,美國J.Hall發(fā)明了在球磨機內加入石油溶劑代替惰性氣體,生產的鋁粉與溶劑混成漿狀,成為漿狀鋁粉顏料。這種方法設備簡單,工藝安全,產品使用起來非常方便,很快為世界各國所采用?,F(xiàn)代絕大多數鋁粉顏料都采用這種方法,這種方法也稱之為“濕法”。